牢牢把握教育三重属性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晓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日前,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晓峰在接受洛报融媒记者专访时说,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
当下人工智能火爆全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当城市孩子在科技馆里体验VR设备、在编程课上设计机器人、用3D打印机制作项目成果时,农村孩子可能正面临专业师资匮乏、实验器材陈旧、教学方式过时等困境。面对这个关乎人生公平和民族未来的时代挑战,农村学校该何去何从?答案不言而喻——挺膺担当、努力做好科学教育。对此,农村学校可以做好三个方面的“加法”。 相信“我能行”,做好观念优化的加法 科学教育是提
宜阳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宜阳县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教基一〔2019〕13号)和《洛阳市教育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洛教基〔2020〕24号)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深入开展,切实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质量,经研究决定
世界是一本大书,研学是行走的课堂。 博物馆里的思政课学习并非简单的“场馆+实践”,打造深度体验的“行走思政”,是以博物馆资源为载体,通过素养导向的目标链设计、表现性的任务群构建以及主题性实践,形成连续的学习链。 我们以学校的“大运河博物馆思政课”为例。 基于不同学段设定目标 大运河经江苏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等8座城市穿流而行,沿线有多家博物馆讲述着运河人的故事。 在大运河博物馆思政课的内
近日,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强生态文化研究传承、强化生态文化传播推广、推动生态文化转化利用3个方面明确了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和交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繁荣生态文艺创作、打造生态文化阵地、推动生态文化出海、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等10项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落实2023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质量,通过阅读筑牢青少年的民族文化根基、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发布《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和小编一起来看指南全文——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合理融入中小学教育,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响应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的重要实践,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路径,是锻造面向未来的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一年一度,牡丹盛开 春风浩荡,国色天香 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如约而至 4月1日上午,第3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游园主题活动在中国国花园闪亮登场,洛阳市各牡丹观赏园赏花游园活动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进行了燃情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音诗画创意表演《赏牡丹,读洛阳》。 《赏牡丹,读洛阳》创意表演 洛阳,千年古都,文化沃土;洛阳,五山环抱,四水润城。讲好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更好落实文件精神,江西省广昌县教育局教研室将生活引入课堂、实践植入课堂、探究融入课堂,采取玩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赛中学的方式,积极探索“实践课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科学课堂玩中学,点燃学生科学兴趣。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
假如有人问你:“你爱自己的孩子吗?” 你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爱啊!哪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呢?”假如还有人再问你:“你会爱孩子吗?” 你可能就要想一想再回答了。的确,天下的父母有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是教育专家指出这种爱孩子的方式并不一定都是恰当的。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固然良好和迫切,但事实上要想教育好孩子却不能单靠学校,还必须要有家庭教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