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5年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的通知 教职成函〔2025〕330号 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
文化兴则国运兴,少年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于5月19日视察洛阳龙门石窟时指出,“小朋友们要多到实地寻溯中华文化,从小树立文化自信”,为新时代青少年美育指明方向。 6月21日,由洛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青团洛阳市委等指导,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寻溯洛阳十三朝”公益写生采风活动第二站,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以少年儿童为主体,通过实地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职业学校“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通过专题讲座、实践研学、主题研修等方式,面向全体师生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年职业学校 “技能成才 强国有我”系列育人活动的通知 教职成厅函〔2025〕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素质教育,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探索出一条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小学科学教育新路径。 破题:从“学科孤立”到“科学+”融合 枣庄市立新小学致力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
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现实中,一些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照本宣科、以教代劳,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有的学校课后作业流于形式,学生只需“摆造型”,家长拍照打卡、应付了事。部分学校劳动教育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引人担忧。 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独立成课”以来,各地学校对劳动课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然而,劳动教育这门必修
国家林草局近日印发“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方案,提出开展“做大国少年 护绿水青山”生态研学活动。用好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童画森林”生态美育等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活动,推动相关行业、领域的积极互动与资源共享,建设研学资源库,推荐特色研学线路。 一起来看详情内容。 国家林草局宣传中心、中国儿童中心、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工技艺、传统工艺等都与劳动课程紧密相关,学生可以通过参与传统工艺制作,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实验小学被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认定为“济南市非遗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实践基地”,学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发《我是非遗小传人》劳动教育课程。 《我是非遗小传人》劳动教育课程利用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学校、发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其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实地体验,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研学活动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偏离了教育的本质目标。国史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如何以有趣的国史教育方式融入研学活动,取代过度娱乐化现象,成为当前研学教育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通过国史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