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新兴智能技术更新迭代,既推动了产业变革,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推动了教育发展与变革。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劳动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赋能劳动教育,不仅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引发了劳动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是以,积极探索中小学劳动教育创新发展路径,对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念、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推动劳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丰富劳动教育教学
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淮安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淮师一附小”)近十年来聚焦“劳动”进行一次次实践探索,助推学校劳动教育实现一次次跨越式发展。淮师一附小经历了“关注劳动技能,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2015—2017年),“聚焦劳动能力,以主题班会引导劳动教育”(2018—2021年),“指向劳动素养,不断构建螺旋式劳动课程”(2022年至今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与教育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部署开展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推动革命文物资源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体系。 一起来看详情内容。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
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围绕释放需求、扩大供给、引爆市场、优化环境、强化保障等五大维度推出17条硬核举措,剑指中原文旅消费新蓝海。 在扩大优质文旅供给方面,《措施》提出,丰富多元供给。创新发展研学旅游,推动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鼓励具备研学旅游资源的各类单位提供优质资源,丰富研学旅游供给,推出一批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和课程。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正在深刻重塑知识供给模式和教学研究范式。面对教育数字化发展趋势,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资源整合、实践场域创设、评价体系构建等,可以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将劳动内容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联系,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 在沂蒙大地上,传统文化如羲之翰墨般悠远、沂蒙小调般悠扬、柳编技艺般柔韧,成为劳动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临沂市敏锐捕捉地域文化特质,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将非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白塔小学(以下简称“白塔小学”)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公立小学。近年来,学校秉承“做面向未来的‘真教育’,育全面发展的‘真人才’”的办学理念,在“真”文化视角下,以“科学+”生态课程建构研究为核心,以“真问题、真场景、真成长”探索科学教育新路径。 以“真问题”驱动 构建三阶课程 近年来,白塔小学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号召,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对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举行第十七讲专题讲座,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讲座。一起来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 怀进鹏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举办专题讲座,充分体现了全国人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
为深入把握暑期研学黄金期机遇,助力洛阳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安全规范的研学旅游目的地。7月18日,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市教育局主办,洛阳古都研学旅行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研学洛阳·读懂中国”2025洛阳暑期研学旅游季启动仪式在洛阳宜人坊研学营地隆重举行。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核心承载区,历史遗存星罗棋布,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为开展深度研学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
7月16日 《学习时报》刊发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洛阳市委书记江凌同志署名文章 《洛阳: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全文如下↓↓ 洛阳: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江 凌 洛阳,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这里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根地、世界华裔七成姓氏的起源地。古往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