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总体进展如何?如何实现校外科学教育与学校的“双向奔赴”?如何确保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在科学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 在植物园科普基地研学实践,近距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气象局里观测风云,变身成为“小小减灾官”;走进“九号宇宙”
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3月25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 安全教育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接受的基本教育,涉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本次主题活动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重点,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安全防
河南省济源市北海中学,学生进行消防应急逃生演练;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实验小学,保康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指导学生使用灭火器灭火;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平安小学,民警为同学们播放反电信诈骗宣传片……近来,各地举行种类多样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今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3月25日
校园安全需注意 校园安全十分重要,因为它对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每位师生的健康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德州理工技术技工学校着力开展“强化安全意识,共建和谐校园”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消防安全隐患 火灾是威胁校园安全的重要因素。结合以往校园火险的教训,几乎90%都是发生在学生宿舍内,且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当事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行为放纵,为章不循造成的,其隐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0月10日是第3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国家宣传主题为“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心理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涉及思考、学习、情感理解与人际交往。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联系。 《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在自我评估“较差”的人群中,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45.1%。 从地区看,河南的抑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与网络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强。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主体角色,必须要以客观视角来审视和判断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位置,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这一双刃剑可能带给大学生的利弊影响,并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和应用网络,确保网络能够从积极正面的角度来服务大学生,助力大学生身心健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需扮演关键角色,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培养自尊和自信,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服务、推行活动等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学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不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绽放绚丽之花的重要基石,在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当前大学生存在心理素质差、学业压力大、情感和人际交往困惑等现象普遍,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树立科学心理健康观念、掌握必要心理调适方法、营造温馨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迫在眉睫。 心理健康指心理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主要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
中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解决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正确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态度来源于正确的认识,
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从2024年5月开始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立足育人全过程,着眼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完善工作格局,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统筹规划: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顶层设计。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